感應潔具邁向創新時代
我國現代感應潔具業自改革開放的這三十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真真切切地改變了國人衛浴間的體驗水平。
但這僅僅是數量上的積累,經過前三十年財富與技能的初級積累,到今天,依然有不少企業依然停留在模仿抄襲的階段,大部分品牌在面對國外品牌大影響高利潤的情況下毫無招架之功。企業要突圍發展需要有全新的思維和模式,原創和創新將成為品牌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必須掌握的技能。
國內感應潔具行業從無到有的這短短幾十年間,快速地完成了原始積累,產品、產值、規模等都讓國外同行感嘆不已。這個過程中,模仿和“借鑒”成為快速成長的絕招。學習日本、歐美同行的管理模式、生產技術、產品設計甚至推廣方式,在別人成功的基礎上,再去發展自身就顯得輕車熟路。
但經歷了經驗初級積累的過程后,不少感應潔具行業,依然徘徊在跟風和抄襲的初級階段。國內感應潔具的品牌成熟度比較低,目前國內感應潔具企業有數百家,真正做品牌的不足10%,消費者乃至企業都會選擇跟隨大品牌的腳步。
想繼續走捷徑的企業看出了這個消費市場的習慣,在市面上找一款熱銷產品批量生產,最后蓋上“大品牌”的商標低價出售,此招為借鑒最為原始階段,名曰copy(復制)。這類企業生產成本低,無研發無品牌,單靠復制外觀生產獲取利潤,但背負的風險比較大。
而行業內更多使用的招數美名曰“參考”。行業的一些資深人士認為,相互“借鑒”其實在每個企業都會發生,這潭渾水里面很難找到一個完全清凈的人。每年國外幾大展會,企業老板高管、設計師都會不遠千里去朝圣,或多或少都希望從展會中了解到未來新品趨向以及“學習”花色設計。在感應潔具行業,歐美與日韓流行智能馬桶近幾年在國內也有席卷之風,但真正做到技術原創或功能創新的企業少之又少,產品技術上和外觀上依舊相對依賴國外品牌提供的成功經驗,行業發展處于相對被動狀態。
以福州感應潔具為例,在發展初期,企業只是單純的模仿,缺乏創新的營銷模式,大多數在市場上扮演的跟隨者的角色,一旦有某款熱銷產品在市場上出現,他們都會爭相模仿。幾年后,產業集群迅速成長起來了。感應潔具原創才整體上了一個臺階。目前,國內整個感應潔具行業都需要集體邁進一個臺階,目前業內已經有數家品牌企業走在行業前列。
由于發展時間比較晚,中國感應潔具的品牌成熟度比較日韓歐美的要低,企業發展和消費者選擇都只有跟著高的走。但目前已經有不少國內品牌進入發展階段,企業在產品原創模式原創方面有一定時間的積累沉淀,讓國內企業有些清新之風。
業內人士指出,過去很多國內的感應潔具企業將重點放在出口業務上,并且原創設計能力大多比較欠缺。隨著大多企業將重點市場轉移到國內,國內消費者對感應潔具產品的需求不在僅僅停留在基礎使用功能的體驗,企業不斷開始研究國人感應潔具享受的新需求能夠推動企業健康發展。“感應潔具產品功能性已經開發的差不多,未來會在設計方面去更多的投入更多。”而有業內人士則認為,目前市面上休閑感應潔具產品的開發和流行就是感應潔具行業發揮原創的一個極大的空間。
中國企業在發展初級階段,借鑒一下日本的,剽竊一下歐洲的東西都是正常的。正如當年他們“偷”中國發明的火藥、指南針和造紙術一樣。但不同的階段做不同的事情,率先走過初級階段的企業,必須有創新和原創的理念。而目前企業內部有不少原創的好產品,僅僅推廣力度不足,國外采購商尚未真正了解原創實力。
學習與抄襲,參考和引用,原創與復制,這些定義在這個行業確實很難讓人區分。無論是跟風派還是原創派都曾表示,“只有一個企業推一種產品的話,他也是很難火起來的,如果大家一起來推廣,市場反而熱得很快。”于是,大家都等著誰舍生取義先投入原創這一步,接下來產品有潛力了,大家才一哄而上“共同推廣”。這明顯吃虧的行為讓大多原創企業多少感到無奈。為此,無數的企業都在申請專利的技術保護和科研水平的國家認定,希望能夠構建一個市場競爭的防火墻,標榜自己的領先。但更多的時候,這些專利則被用來裝飾品牌實力的符號。
越是在行業洗牌階段,品牌的集中度就會愈發體現。不少感應潔具企業在微利時代中找到發展方式。不斷有新產品新技術并迅速推出市場,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較大的利潤空間,在目前各方面成本日益高漲的時候,產品創新將是最大的獲利方式。